他们年轻、有活力,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理念,引领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他们作为普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新机遇,普陀区工商联着力推进“两个健康”工作,打造奔跑的工商联2.0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企业家应运而生。
2022年,普陀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联合舟山网策划系列采访报道,通过新媒体展播的形式,聚焦普陀青年实干家代表,深入了解企业成长历程、企业文化,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生力量。
陈 哲
浙江舟杰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
陈哲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上泽广霁律师事务所从事企业法律工作,在担任主任助理期间,他参与处理了多起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项目和公司股权并购项目。
陈哲说到律师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行业,在法律实践中获得的和学校所学有很大区别,这段经历让初出茅庐的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法律实务经验。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只有在某一领域做专做强,才能在最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
深耕海商事领域 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陈哲看来,自己的家乡舟山是航运大市,据最新统计,舟山市水路货运企业、水运辅助企业、国际航运及辅助企业合计超过600家,航运企业主体数量居全国沿海地级市首位。海商事法律业务在舟山有很大的市场,“以前舟山出现大型海事海商案件,船东们首先会去找上海律师,对于船东来说成本较高,而且沟通不便。” 加上陈哲对海商事领域的法律业务一直很有兴趣,也希望能为家乡海商事服务做贡献,他毅然离京选择回家乡发展。
回舟后,陈哲组建了由知名法学高校毕业的海商事法律业务的专业团队,以便为海商事委托人提供及时、精准、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陈哲接到案件后,会与团队进行通盘分析,深知海商事服务的痛点、难点,他能敏锐地抓住案件突破口,运用专业知识制定周全的计划。在与委托人沟通时,他习惯“把丑话说在前面”,向委托人交代清楚案件风险和利弊,同时会建议委托人把诉讼作为案件处理最后的手段。因为在他看来,作为合格的律师不但要站在案件本身考虑,还需要站在委托人长远更好发展的角度考量问题。他觉得没有小案子,要珍惜每一份信任,忠于每一份委托。每一个理想结果的背后都是“全力以赴”。
在代理了诸多航次租船合同纠纷、船舶碰撞责任纠纷、船舶污染责任纠纷等海商事类案件后,他愈发坚定成为一位海商事专业律师的决心。
执业至今,共计处理百余起海商事诉讼和非诉案件,接下来,他也会继续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努力将舟杰律师事务所建设成舟山市著名的海商事专业律所。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普法不停歇
陈哲认为律师这个职业还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力、经验、专业,都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中逐渐得来,但是作为一名律师的责任感,是从始至终一定得具备的,这比任何的能力都重要。
事实上,陈哲在公益活动和普法之路上一直不曾停歇。2020年2月份,在新冠疫情发生初期,陈哲通过多方努力将普陀北京工商业企业家联合会十万捐款和海外爱心人士捐赠的一批N95口罩清关送至普陀区人民医院,缓解医院防控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之后陈哲又向普陀山机场公安分局等多家海运公司送去防护口罩,为公司的正常经营提供帮助。
“普法不仅是一件正能量的事,对我来说,也受益匪浅。”
舟杰律所微信公众号自建号以来,定期向大众科普法律知识,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焦点问题撰写通俗易懂的法律推文,做到线上普法“不断档”。
“有案件做案件,有时间就去普法,做一名专业且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只有社会和客户认可律师价值了,律师行业才能更好地被认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